网站首页 >> 质量动态

2018年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回顾

文章来源:中国质量报 | 发表时间:2019/1/10 10:56:19 | 点击率:

□ 本报记者 徐 风

在2018年,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持续深化,标准化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8年1月1日,新修订的《标准化法》实施,为全年标准化工作的良好的开局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2018年,我国切实提升标准供给水平,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更加科学

对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整合精简,是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重要措施。2018年共发布包括《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大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等强制性国家标准63项,其中整合修订39项;批准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44项,其中整合修订37项。全年共立项推荐性国家标准1978项,批准发布1927项,增加了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等方面标准的供给。

加强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历来是标准化工作的重点。2018年在数控机床、增材制造、工程机械等领域发布的200余项国家标准,都是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准。在实施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中,共研制完成了50余项新材料国家标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类和分级》助推无人机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种植、健康养殖、农产品合理加工和绿色流通等领域完成334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发布37项消费品领域国家标准,制定实施22项食品及相关产品国家标准,在服务业领域制修订60余项国家标准。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标准和高质量的标准体系。2018年,标准化工作管理部门着力构建科学构建标准体系,联合有关部门编制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态文明建设、车联网、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联网共享应用、重要产品追溯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将大大提升相关领域的标准水平。

激发市场活力

2018年,标准化创新继续深化。深化科技创新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推进35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标准验证点建设,《关于加强标准化军民融合指导意见》深化了与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和国防科工局的合作机制。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等推进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下达通用物资编码等领域53项军民通用国家标准计划,发布20项集成电路领域军民通用国家标准。

2018年,“中国标准2035”项目研究正式启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聚焦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11类重点领域,完成了51家企业、60项标准、119个产品型号入围2018年度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各地区、各行业全面推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累计已有19.4万家企业公开90.1万项标准。总结团体标准试点经验启动修订的《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将对团体标准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团体标准运行管理更加规范,活力不断释放,累计已有2000多个社会团体制定公布5900多项团体标准,144家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第二批团体标准试点。推进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浙江省深化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指导山东、广东等试点省市(县)标准化综合改革。

提升国际国内标准一致性

2018年,我国在提升国际国内标准一致性的工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是对标达标持续推进。《关于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的印发,推动了对标达标专项行动,组织30个省105个城市,753个行业的3882家企业参与对标达标行动。公布32个试点城市。开展消费品标准一致性程度评估,对消费品领域对应的2011项国际标准进行逐一梳理,在此基础上下达182项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和制修订专项计划。目前我国的纺织品、家具、制鞋等主要消费品领域的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已超过95%,轻工领域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从2016年的平均79%提高到86%。组织食品领域技术委员会比对290余项国际先进标准,编制形成《食品及相关产品标准一致性程度分析报告》。实施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工作计划,在数控机床、农业机械装备、工业基础等领域,安排国际标准转化项目200余项。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效益

2018年,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升标准化工作效益,坚决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一是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立和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标准化专家咨询组,依托NQI项目研制35项金融国家标准;围绕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推进相关标准修订和废止,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轨”。围绕精准脱贫,联合国务院扶贫办、认监委印发一系列标准,引导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二是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制定的《关于加强农业农村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已提交部际联席会审议通过,《关于开展农产品电商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促进农产品电商健康发展,推动一系列改革和示范项目实施,以标准化引领农业农村发展。三是助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组织第二批共38家单位开展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围绕导航定位、通用物资和物联网等军民共用性强的领域,发布了20项集成电路领域军民通用国家标准,下达了80项军民通用国家标准计划。四是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指南》推动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电子证照 总体技术架构》等6项国家标准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关于加快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有力支撑机关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关于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为标准化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五是助力补齐民生“短板”。《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指导意见》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推动了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体育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2020年)》系统指导体育标准化工作,在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家政服务提质扩容等方面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完善消费体制机制中的作用。

国际高度认可合作前景广阔

2018年,我国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2018年10月,中国专家舒印彪当选为IEC第36届主席,是该组织成立112年来,首次由我国专家担任最高领导职务。同时,我国专家赵厚麟连任ITU秘书长。2018年我国25名专家分别获得“ISO劳伦斯奖”“ISO卓越贡献奖”“IEC托马斯·爱迪生奖”和“IEC1906奖”。

2018年,我国参与提出新国际标准提案86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36项。电子商务质量保障、岩溶等两个国际秘书处落户中国。截至2018年底,我国参与发布国际标准总数508项,承担国际秘书处89个、主席职务69个。

2018年,我国与蒙古、新加坡等9个国家签署标准化双边合作协议,目前我国已与46个国家签署85份协议。通过这些合作协议,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近30个国家建立了稳定畅通的合作渠道,推动与沿线国家在家电、农业、民机、金融、能源和工程建设等领域开展标准互认,新增152项互认标准。服务中国标准“走出去”,发布170项国家标准外文版,下达115项外文版制定计划。


  • 相关机构